手机版

密匝匝的意思是什么(《诗经·国风·周南·芣苢》主旨及译文对比)

时间:2024-10-28 10:30:53

【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研究者们误以为芣苢是车前子或车前菜

【主旨】

  1. 对《诗经·国风·周南·芣苢》主旨的传统看法不一

《诗经·国风·周南·芣苢》究竟描写什么内容,对其主旨,历来多种多样,看法不一。有"室家乐完聚"说、"喻求贤才"说、"童儿斗草嬉戏"说、以及歌颂夏禹说等观点。此外再举几种看法。

甲、“后妃之美”说

《诗序》: “《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疏》: “今天下和平,于是妇人始乐有子矣。”《诗集传》: “化行俗美,家室和平,妇人无事,相与采此芣苢而赋其事以相乐也。”其说近是。

姚际恒说:“殊知此诗之妙,正在其无所实指而愈佳也。夫佳诗不必尽皆实指,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是令人低回无限,若其实指,兴味索然,平心静气读读,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何以旷,自得其妙。唐人《竹枝》、《柳枝》等词,类多以方言入韵,自觉其愈俗愈雅,愈无故实,而愈可以咏歌。”

乙、“伤夫有恶疾”说

《闻一多全集》(P22)《篇义》

《文选辨命论》注引薛君《章句》:“芣苡,伤夫者有恶疾也。(建忠注:原文`者’当在`疾’后)”

丙、“祈子”说

何新据甲条解释说:“[题解]此诗为祈子之诗。”

丁、单纯“劳动短歌”说

李家声说:“不管车前子是否有‘治难产’‘宜怀妊’的作用,当时的人们却可能是那样认为的。在当时的社会,妇女能否生育是关系她命运的大事,所以采芣苢对她们是有意义的。这首诗轻快的节奏、欢快的旋律,可看出妇女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

这是《诗经》中第一首纯粹关于劳动的诗歌,其句式的简单、用语的单纯和手法的朴素都证明它是一首较古老的民歌。

高亨在《诗经今注》中说:“这是劳动妇女在采车轮菜的劳动中唱出的短歌。”

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说:“这是一群妇女在采集车前子时随口唱的短歌。”

二、《诗经·国风·周南·芣苢》中“薄言”的本字

建忠谨按:以上看法都失之偏颇,不足为信。我在《<诗经·国风·周南·芣苢>中的芣苢是葫芦籽》指出:

《诗经·国风·周南·芣苢》中的“芣苢”就是“匏籽”。匏是葫芦,匏子就是葫芦籽。

我在《释<诗经·国风·周南·芣苢>中的“薄言”》和《<诗经·国风·周南·芣苢>谈注谈译》中指出:

《诗经·国风·周南·芣苢中的“薄言”的本字是“剥以”, “薄”通“剥”,“言”通“以”。

搞懂了“芣苢”和“薄言”的本字,对于厘清《诗经·国风·周南·芣苢》的主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至于近现代以来大家公认的“妇女”采集“车轮菜”或“车前子”的看法,就可以完全抛弃了。因为从文中看不出采集者的性别为女性,这只是《诗经》学者们“唯心主义的想象”的结果。至于采集的不论是“车前子”还是“车前草”,古人其实都没有这样的需要,也不存在大规模集体采集的事实。现在总结一下,

《诗经·国风·周南·芣苢》的内容是用一系列动词来描绘采集葫芦籽的过程和情景。

三、翻译

这里引用几种对《诗经·国风·周南·芣苢》的翻译,可以对比看一看。

甲、何新的翻译

黄灿灿的车前子,快呀快,快快采!

黄灿灿的车前子,快呀快,揪下来!

黄灿灿的车前子,快呀快,拾起来!

黄灿灿的车前子,快呀快,捋下来!

黄灿灿的车前子,快呀快,兜起来。

黄灿灿的车前子,快呀快,倒出来!

乙、李家声《诗经全译全评》的翻译:

芣苢密匝匝,快快采下它。

芣苢密匝匝,快快收起它。


芣苢密匝匝,快快拾取它。

芣苢密匝匝,快快捋下它。


芣苢密匝匝,衣襟兜起它。

芣苢密匝匝,衣襟装起它。

丙、曲黎敏的翻译

采车前啊,在道边啊。

采车前啊,用手摘啊。

采车前啊,地上捡啊。

采车前啊,大把捋啊。

采车前啊,衣襟盛啊。

采车前啊,裙子兜啊。

附:谈建忠老师的翻译

采集葫芦籽,剖开采集之;采集葫芦籽,剖开收集之。

采集葫芦籽,剖开拣择之;采集葫芦籽,剖开拾取之。

采集葫芦籽,剖开捡取之;采集葫芦籽,剖开兜起之。

【作者简介】

谈建忠,生于1974年4月,甘肃榆中人。中学教师,古文字学者,音韵学研究者,古籍校勘考据学者,甲骨文学者,简帛研究者,诗经学研究者,易学研究者,老学研究者,格律诗爱好者,三文学派的主张者。谈建忠老师自小热爱繁体字,熟习文言文,少年时期常读《五经合纂大成》和《小题三万选》,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年以后,深入内外典籍,曾经参加《群书治要译注》的编译工作,后来受中华书局李剑楠老师的邀请,还曾参与《中华大藏经续编》的审校工作。

谈建忠老师长期以来潜心学术,“述而不作”,坚持读书、解书、着书和讲书的“四书”学习和研究路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承袭乾嘉以来的学术求真精神,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事理为准则的根本信条,不沿袭一家,不曲从成说,不盲信古人,对《周易》、《老子》、《诗经》、《论语》、《山海经》等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疑难费解之处,从文本的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考据,详加考辨,发前人所未发,提出了一系列标新立异,振聋发聩的独家观点和看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众多的学术成果逐步揭开了笼罩在千年典籍上的层层神秘面纱。

“韦编三绝今知命”、“年逢四十好著书”,谈建忠老师在四十岁时已经完成《周易文本献说》和《老子文本研究》两本巨著,总数达四十多万字。近年来,谈建忠老师本着学术研究一定要有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一定离不开学术争鸣的精神,按照别人讲得对的我不讲,别人搞不懂的地方一定要讲的基调,发愿把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主动、自愿、无偿的发布出来,贡献给祖国人民。可以说,没有谈建忠老师,世人在解读古代典籍的道路上,还要摸索更长的时间。

学术成果举例

1、《周易》研究

例一:在闻一多否定“干为天”的基础上,再次推翻了闻一多“卦名之干,本当为斡[wò] ”的观点,提出了“乾的本字为‘气’。这个‘气’是大自然中的云雾之气,不是阴阳之气”的观点。(见《谈建忠:我把中国文化的天戳破了》一文)

例二:提出《周易》中的“厉”通“疠”,指古代的瘟疫。(见《谈建忠:从《周易》的“厉”字看病毒肆虐》一文)

例三:指出《干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文本内容,应该为“君子终日警,朝夕惕。若炎,无咎。疠,占。”(见《谈建忠:释读《干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文)

例四:提出《周易》中“《周易》里的三处‘七日’都是‘期日’,‘七’是‘期’的通假字”,否定了廖名春教授 “‘七日得’是‘不久之后损失了的就会回来’”,以及“‘七日’当指时间不长,过不了多久,是几天的意思,并不一定是7天”的观点。(见《学术争鸣:谈建忠和清华大学教授廖名春商榷“七日来复”的含义》一文)

2、《诗经》研究

例一:提出《诗经·卷耳》中的“卷耳”是蕨菜的观点,否定了卷耳是苍耳的看法。(见《谈建忠||诗学解谜:《诗经》中的卷耳是蕨菜》一文)
例二:
指出《诗经·卷耳》中的“砠[jū]:通‘峭[qiào]’,高峻的山”,否定了黄树先教授认为“砠不是强调的它是土山还是石山”,“‘砠’坥就是一般的小山”的观点。

3、上古文史研究

例一:根据甲骨文“殷”像一个手持针等器具给人治病的样子,指出“殷”是“殹[yì]”的异体字,“医”的本字。(见《谈建忠:从上古文字看殷朝先进的医疗技术》一文)

例二:指出黄天树教授引用甲骨文卜辞“1B的卜辞内容和1A卜辞内容中的鸟形符号就是鸟的本字,不是鹰的本字。两句卜辞内容意思十分接近,两句卜辞的断句都有问题”,“甲骨文‘兔鸟田’就是野兔和野鸟在糟蹋庄稼的意思”。(见《谈建忠:也谈甲骨文中的鹰,兼与黄天树教授商榷》一文)

例三:指出《礼记·曲礼上》的“招摇在上,急缮其怒”中的“招摇”是天上的招摇星,“怒”是“弩”的通假字。意思是当天空中出现招摇星的时候,就要赶紧修缮弓弩等武器,做好准备,防范入侵。“缮”也是修缮的意思,不是郑玄讲的坚劲的意思。(见《谈建忠:学习传统文化要慎防“死在句下”》一文)

4、格律诗

例一:(引自《《谈建忠:释读《干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文)

君子乾乾夕惕时,莫名其妙费深思。
缘何晚上才能惕?始悟乾乾断句离。

例二:(引自《谈建忠: <周易>训诂学窥见中华民族的南泥湾精神》一文)

开天非一画,垦土赖先民;

拓地因荒岁,精神贯古今。

例三:(引自《谈建忠:从考古学角度观察失忆的“夏”字》一文)
我辈生今日,遥思夏后天。
龙身拖下体,虎面掩头前。
史迹存文字,流光忘祖先。
都藏阿赖内,要向未来延。

5、对联

人生无非生与死

世理要辨正和邪

追求伟大,追求卓越,谁知圣贤也要追求烟火气!

敬畏神明,敬畏自然,你道人类如何敬畏地球村?

从无到有得此人身

向死而生求其意义

热爱自由观照自心成就自我

追求真理探寻真相遍施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