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集镇东南大山深处,离九头崖不远的一处悬崖绝壁下,就在一条穿山公路旁边,有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石头洞,当地的山民叫它“哑巴洞”,洞口呈蘑菇形,洞内空间不大,只能容纳一两个人。

据传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吕洞宾了。
吕洞宾,原名吕嵒,字洞宾,山西芮城人,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
早年吕洞宾在寻仙修道过程中,收一哑巴徒弟,师徒二人经常外出修行。
有一次,吕洞宾带着哑巴徒弟外出修行,去约见众多道友。
途中正好路过尹集东南山,恰逢天降大雨,师徒二人躲进一山洞避雨。
雨停以后,师徒二人准备出发,吕洞宾却改变了想法,自己将要会见众多道友,再看看自己的哑巴徒弟,本来早就对这样的徒弟心生嫌弃,又怕与脸上无光。
于是就对徒弟说:“徒儿,为师这次会见众多道友,身边不宜随带徒弟,你暂且留此洞中,待为师归来接你不迟。"
哑巴徒弟只能独自留在洞中修行。

若干年后,吕洞宾又一次途经此地,猛然想起了哑巴徒弟,他便去洞中寻找。
哑巴徒弟一见阔别多日的师父来了,兴奋不已,很是热情,但没有好吃的招待师父。
哑巴徒弟便端了一只铁锅,下到洞边溪中捡了一锅鹅卵石煮着吃。
洞宾眼见徒弟这般招待,失望至极。
徒弟正在煮饭,洞宾突然发现煮饭用的不是干柴,而是徒弟的双腿。
徒弟把双腿伸到锅下边做燃料用,吕洞宾顿时大吃一惊。
更令他吃惊的是,不多时,徒弟把锅盖掀开,锅里竟是美味佳肴。
吕洞宾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这个哑巴徒弟已今非昔比,他在这个洞中已经苦苦修炼成果。
师徒二人这才饱餐一顿,一道离开了山洞,继续云游四海,寻仙问道去了。
当地人经常在山洞见一哑巴在洞中修行,于是称这个山洞为哑巴洞,一直沿用至今。

在哑巴洞东南有一5A风景区一一嵖岈山风景区。
嵖岈山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境内,系伏牛山东缘余脉,又名玲珑山、石猴仙山,山势嵯峨,怪石林立,堪称"中原盆景″。
一九九八年,《西游记》剧组把嵖岈山作为拍摄《西游记》续集的外景基地,在嵖岈山成功地拍摄了《西游记》后续16集。
舞钢市曾属舞阳县管辖,哑巴洞距离嵖岈山直线距离只有10多公里。
据说,过去舞阳有一位年轻的香客来到嵖岈山进香,烧完香在山上游玩,误入一山洞,在洞里他找不到出口,就凭着感觉一直往前走,在饥饿忍受不了的情况下,把身上穿的棉衣内的棉絮扯下来填到肚子里充饥,直到棉絮全部吃完的时候,他才看到了一丝光线,发现了一个洞口,出洞口一打听,他已经回到了舞阳县境内,这个洞便是哑巴洞。
后人把他误入的山洞起名叫舞阳洞,可通往舞阳境内的哑巴洞。

哑巴洞直通嵖岈山舞阳洞的传奇故事不止这一个。
据说古时候舞阳境内一家村民的几只鸭子丢了,有人看见鸭子进了哑巴洞,于是村民就去追赶,越赶越深,由于鸭子身子细长,洞内越走越窄,只能向前,不能后退。一段时间之后,竟在遂平县嵖岈山磨天湖内发现了这几只鸭子。
另外,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部遭清军追击,后被围困于嵖岈山,一夜之间义军全部消失在山间,清军无功而返。据说义军进入嵖岈山舞阳洞,沿从哑巴洞逃走了。
哑巴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洞,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传说故事,我希望大家再去尹集镇凤鸣谷的时候,拐个小弯,去看看哑巴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