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黑工程,都在哈尔滨,都在“工”字。就本地人而言,区分起来都有难度,外地人更是丝毫不分。只要带“工”字并且在哈尔滨,那在众多外地人的眼中统统认为是哈工大。
身边认识一位湖南的朋友,660分志向哈工大航天却被家里填成了哈工程航天;张雪峰也曾介绍过南方同学报哈工大报成哈理工。那么三哈当中的哈理工到底是谁?哈理工到底有没有说的那么差?哈理工到底值不值得报考?
学校层次:双非,强一本,以电气工程尤其是电机、集成电路闻名,信息类专业在黑龙江省仅次于哈工大、哈工程,电气、集成电路远优于哈工程弱于哈工大
优劣特点:分数低,认可度高,电气、集成电路准211强校水平;生活条件恶劣,管理落后
就业去向:电气、集成电路、计算机、自动化、仪器专业大量前往私企,薪资高,互联网大厂(例如字节跳动、网易、快手等)、半导体大厂、硬件大厂大量哈理工毕业生,体制内除了电气工程认可度一般
哈理工是一所散装组合学校,它是由众多领域内的强势学校合并而成的。因此了解哈理工,要从历史来看。哈理工主体是由三部分组成,以下逐一简述哈理工的三部分----哈科大,电工学院,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也有“科大”
哈尔滨目前有一些“科大”冠名的地方,这都是历史遗留产物。曾经存在过一所中科院直属的科技大学----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
197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原黑龙江工学院划归中国科学院主管,更名为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
1981年7月,改为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主管。
1982年,仪表总局与第一、第八机械工业合并为机械工业部,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成为机械工业部属大学之一。
哈理工的组成部分之一哈科大非常辉煌。如今哈理工的强势学科例如仪器、自动化、计算机与哈科大密不可分。
电工学院成就“电气电缆黄埔军校”美誉
1952年10月,东北电器工业高级职业学校迁至哈尔滨,更名为哈尔滨电机工业学校。
1953年4月,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更名为哈尔滨电器工业学校。
1956年,划归电机制造工业部,更名为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
1958年6月,经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将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改建为哈尔滨电工学院,原有哈电机制造学校中专部保留,设电机系、电材系。
1971年9月,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1973年8月,分出,恢复哈尔滨电工学院。
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动荡过后,1983年,经机械工业部批准,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复校,改名为哈尔滨机电专科学校,隶属机械工业部。1993年,改为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隶属机械工业部。
合并重组,哈理工横空出世
1995年4月5日, 经机械工业部决定、国家教委批准,原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为哈尔滨理工大学。三所学校在电机、电气、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领域拥有众多积累,势必决定了哈理工的学科特点。
强势学科介绍
哈理工的电气工程绝对是双非院校中最强的。无论是高电压技术、电缆与绝缘还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哈理工在相关领域有众多学术泰斗。电气专业全国通用的几大核心课本当中,就有哈理工全职教授汤蕴璆的《电机学》。在绝缘技术当中,中国粉末传感器开拓者、绝缘专家雷清泉院士也帮助哈理工培养了大量人才。但双非毕竟是双非,在领域内哈理工在双非院校中数一数二,可人才也很难留住。只能说一本里非常具有性价比。哈尔滨理工大学也是双非院校中少有的拥有博士点的学校。
哈理工的自动化、计算机、集成电路也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尤其在就业中有所体现(私企认可度高,集成电路领域前些年经常打包要哈理工的学生)。而集成电路在近些年成为哈理工重点发展的新学科,也是可以考虑的,但哈理工平台毕竟有限,现在集成电路入场的985、211高校众多,哈理工并不占优势。曾经哈理工微电子的毕业生由于国内缺乏大量人才,早已成为华为海思、中芯国际、海能达等相关企业的中流砥柱,但随着入场门槛越来越高,就业性价比不如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如果还想吃集成电路的红利,可以考虑。
就业情况
哈理工学生前往私企就业的数量非常多,并且大多是知名大厂。下图以华为和字节跳动为例,哈理工在私企内的就业等同于一所普通211的水平。
除此之外,只要是能想到的科技私企,聚焦于电子电路、电气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专业,都有哈理工学子的身影。
体制内,由于哈理工在电气工程领域尤其是电缆行业的强势(虽电网领域专业实力一般),国家电网是哈理工学子的首选。
综上所述,哈理工是一所以电气电子为优势学科的强双非院校。对于哈理工的报考,个人建议普通一本水平想学理工科的同学报考哈理工,尤其是(按顺序)电气工程、计算机、自动化、集成电路、仪器(本科名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但哈理工的生活条件不是一般的恶劣。生活虽地处哈尔滨核心位置,但校园配套极差。对生活条件较高的同学谨慎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