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资产,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损耗,这部分损耗掉的价值就转移到了生产成本中,我们都知道固定资产定期要进行折旧,到了一定时间还要进行报废,那在折旧的过程中,究竟是怎么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剩余价值的呢?下面就一起阿里学习一下吧!
一般在固定资产折旧过程中,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就等于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这个应该比较好理解。这里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剩余价值指的是固定资产的净值,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指的是固定资产的现有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或“固定资产帐面剩余价值”等,定期折旧可以体现生产成本和资产的剩余价值,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能较好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因为折旧的过程可以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有,也为投资者做好生产决策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依据。
很多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有时候会不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不做剩余价值,直接按原值做折旧,据小编所知,香港企业是有明确规定要按10%提剩余价值,但在大陆的话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固定,但原则上按照税法的规定,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定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没有强制要求必须是多少,一般同一类固定资产的残值率应该相同,并且残值率应该向税务局备案,确定好残值率之后就可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和剩余价值了,并且一经确定之后不得随意更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