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海洋污染因素有哪些(影响海洋环境的因素及海洋保护的建议)

时间:2024-09-05 10:30:43

  1.影响海洋环境的因素

  1.1水产养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水产养殖规模盲目扩建,且存在滥用药物的现象,导致水产养殖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海洋环境的污染物主要来自残饵、粪便和水产药物。目前残饵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含有残饵的养殖废水都会被排入大海,残饵中的氮、磷、钙等营养元素会成为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源。这些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赤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能促进他们快速生长和繁殖,进而造成赤潮现象。为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养殖户使用违规药品,超剂量使用水产药品,这些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药物,随着污水被排入大海,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对海洋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2生活污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生活污水成为海洋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日常生活习惯会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生活污水占废水排放量的比重日益增加,目前生活污水所占比重已经从20年前的10%~20%上升到50%以上。因为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施缺乏,很多生活污水通过江河不断流到海洋。有研究表明,污水已经导致小黄鱼、沙丁鱼等近10种鱼类产卵和发育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减少生活污水的总量。我们常用的洗涤用品含有大量的磷元素,这些含磷污水大量排入海洋,加上水体上下层交换缓慢的原因,磷在海水中快速蓄积起来,进而诱发赤潮。

  1.3生活固体垃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目前,海洋垃圾污染情况比较严重,而且还出现更加严重的趋势。海洋垃圾包括食品包装袋、塑料袋、饮料瓶、烟头、衣物等。产生这么多海洋垃圾的原因主要有:人们对海洋垃圾的危害缺乏认识,觉得随手丢弃,也总会有人去清理。海滩上废弃物在海浪的冲击下,就会飘到海水里,从而污染海洋环境。人们在陆地上乱扔的垃圾也会随着河流而流入大海,这些物质在海洋中很难降解,一旦被海洋动物吞食,将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另外一些船舶偶尔也存在随意倒垃圾的现象。一些渔船使用过的破烂的塑料渔网被扔到海洋,进而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在水产养殖中,用到的浮标中含有聚苯乙烯泡沫,当漂浮装置破损的时候,这些聚苯乙烯泡沫会进到海洋,变成海洋垃圾。

  塑料垃圾进到海水之后,在光、化学等多种因素作用下降解成微塑料,这些微塑料很容易被浮游动物、鱼类吞食而存留在消化道内,形成物理堵塞,影响营养吸收,造成消化道的损伤,严重影响他们的生长和发育。一些大型塑料垃圾可能缠绕海洋动物,限制其游动和摄食,最终导致死亡。鱼类和软体海洋动物被塑料缠绕的事件越来越多,因此海洋垃圾已经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系统。

  1.4汽车尾气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汽车尾气同样对海洋环境造成很大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车辆明显增多,汽车尾气含有大量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排入大气后会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酸雨最终进入到水环境,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酸雨会导致海水pH值的变化,pH值过低会影响海洋生物的新陈代谢,导致血液对氧的亲和力下降,摄食量会大幅减少,他们的消化效率降低,生长缓慢,严重的会造成海洋生物的死亡。在鱼卵孵化的时候,如果pH太低,那么卵膜和胚体就会解体。海水酸化也可以通过食物链发生间接影响,最终影响到人类。同时海水酸化对同一生物不同生命阶段的影响可能不同。

  1.5生产中的化学药品及重金属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很多工业生产中都会产生一些有害化学物质,例如杀生剂、阻垢剂等,甚至包括一些重金属。这种物质造成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深远的。有研究表明:铜是浮游植物生长的必需微量元素,浓度低的时候可以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如果铜的浓度过高,就会对它们产生毒性作用,铜会与蛋白质结合,导致其结构遭到破坏。另外,一些工业生产中经常使用含氯的杀菌剂,这些余氯排入海洋环境中,就会与水质的有机物合成毒性很强的有机氯化合物,它们通过食物链最后会影响人的健康。工业中用到的缓蚀剂对于防腐的效果非常好,但是会分解出有害的有机物,这些物质对海洋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1.6海岸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海岸工程会对水质和渔业资源产生影响。在近岸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海岸工程会引起水温、pH、营养盐的变化,同时还可能向海洋中排放一些重金属,鱼类吸收这些重金属后,就会发生疾病甚至灭绝,从而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有些工程产生的废水未到达排放的标准,而直接排放到海洋,对海水造成污染,对海洋生物的生存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工程甚至导致一些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导致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部分产卵场正在逐步消失。这些工程排放的污水对海洋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2.保护海洋环境的相关建议

  2.1提高养殖人员管理水平,提升环保意识

  相关部门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养殖人员的管理水平,并且树立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做到科学养殖,安全养殖。在养殖过程中,减少颗料残存,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减少对水环境的有机污染。采取多种水产养殖方式,采取混养、轮养等方法,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又能建立丰富的水体生态系统,从而促进绿色养殖模式的形成。

  2.2加强生活、生产污水的防控和治理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中含有很多有害的化学物质,对水环境的污染很大。环保部门应全面排查整治水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对重点场所的污水、垃圾的检查工作。加强污染源的防控,禁止污水的直接排放,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合格后才能排放。建立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污染追责机制。应严格控制工业污水的排放,禁止不经过污水处理而直接排放到大海,相关企业必须建立污水净化处理设施。提高生活资源的利用率,提倡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努力提高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水平。

  2.3加强固体垃圾的管理

  严防生活垃圾随着河流流入大海,在海滨浴场应及时清理垃圾,禁止游客乱扔垃圾。通过警示牌,宣传等多种方式帮助游客建立环保意识。对垃圾进行统一回收,建立垃圾分类制度,避免垃圾对海水的污染。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不应该向海域乱扔含油的工业垃圾。在处理其他的工业垃圾的时候,不能污染海洋环境。此外,还应该提高污水的处理水平,应该增加微塑料的去除过程。截至目前,去除微塑料的方法包括气浮法和絮凝法,通过这些方法能减少塑料向海洋的排放。应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尽快研发可降解塑料。相关部门应实时监测微塑料污染在海洋中的分布,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4加强海洋环境和赤潮的监测

  为防止海洋环境的恶化,我国建立了一批海洋生态监控区。主要监控海湾、珊瑚礁等典型的生态系统。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上,客观评价监控区的生态情况,同时提出可行的整改措施。赤潮的发生对海洋生态环境也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应加强赤潮监测、预报的能力建设,开展赤潮爆发机理的相关研究,提高赤潮预报能力。发挥贝藻类在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方面的独特作用。建立多品种混养的立体养殖模式,宣传投喂配合饲料,从而减轻对水质的污染。同时应加强海平面变化,海岸线侵蚀和海啸的监测,这样才能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预防海洋灾害、发展绿色海洋经济而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2.5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法规和政策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在200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为依法建立了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2002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将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功能区,使得重点海域的开发符合海洋功能区划,促进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预防海洋环境污染,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协调了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关系。2017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律是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而制定的。法律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