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误食带苦味的葫芦瓜,而导致中毒?这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并且会有疑问,葫芦瓜不是大家日常都会吃的食物吗,怎么会中毒呢?
事实是,正常葫芦的果实在适量食用的情况下,可以给机体补充丰富的营养物质,例如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A等等。
葫芦煎剂之后内服,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吃了,也可以帮助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至于为什么这样的果实也会让人中毒,其中缘由主要在于苦字。
那有人会发问,苦瓜也是苦的,难道吃苦瓜也会中毒不成?其实不然,果胶、维生素 c,、b1 等等是苦瓜中自然蕴含的物质,而苦瓜中的奎宁则是造成苦味的“元凶”。
不过这恰当的苦,正好成了帮助人体胃液分泌的助推器,有助于人们更好消化食物。
而且,由于苦瓜中存在的物质,在食用适量的情况下,能给人体补充需要的营养,降火清热,清心明目。
但在葫芦变质的过程中,碱糖甙就无声无息出现在了葫芦内部,而这种物质就是使人们中毒的“恶魔”。
这种物质在摄入过多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会造成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葫芦素B各浓度组能显著抑制人MCF-7细胞增殖,增强其细胞凋亡。
由于葫芦中毒造成的神经受损,要在不继续摄入碱糖甙之后,进行营养神经治疗和相应药物治疗才能恢复。但碱糖甙可能会损害肝脏等器官,造成食欲不振、腹水等异常情况。
所以当你吃到葫芦是苦味时,这其实是葫芦对你发出的警告,尤其是难以下咽的苦葫芦,其碱糖甙的含量更高于那些轻微变质的葫芦,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就追悔莫及。
而且瓜果是否含有毒素,不仅仅通过苦味来表现,也通过形状、气味等的改变来传递出坏果的信号。当瓜果出现以上现象时,千万小心辨别。
误食毒果,正确急救
我们如果真的误食了苦葫芦,可以不再进食食物和水分等,防止毒性吸收,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筷子等等按舌根部位,以达到催吐的效果。
还可以拨打急救电话在此期间记录病人的变化,例如:上吐下泻,口吐白沫,心率的变化,血压等等。
如果是轻度中毒,那么如果患者吃的量比较多的话,还可以通过利尿的方式进行处理,助于毒素排出。
如果患者吃已经变质的葫芦超过 4~6个小时,还可以通过导泻的方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并通过排泄,使体内的毒素排出。
但症状加重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洗胃的方式去清除胃中的毒素。同时患者自身也要保持较为放松的状态,平静对待中毒这一事件的发生,避免过大的情绪波动,以免加重症状。
重视预防,保护生命
当我们在紧急情况时正确处理的话,可以使病人及时得到治疗,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使患者痊愈可能性更大,同时对患者机体的伤害降的尽可能小,使患者免疫力受损减小。
学会判断,避开坏果
为了避免产生肝脏肾脏等功能受损的后果,所以对于非专业人士的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识别这种坏果。
可以观察他的生活环境,如果其生长环境处于6小时以上的阳光照射;20°到30°的温度;良好的湿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等等,则瓜果优良的概率很高。
如果是自家种葫芦,除了以上几点外,还需要注意害虫的侵袭,土壤施肥是否过多等等。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无法了解到果实的来源地是怎样的环境。
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选择购买信誉良好的店家的瓜果,或是和判断瓜果是否有苦味,是否颜色变异,形状形变,或者有异味等特征来判定是否为坏果。具体如下:
可以通过观察葫芦的颜色和表皮来判断是否变质。如果当其开始出现黄色,棕色等斑点,或是颜色变暗沉,意味着其可能内部已经发生了变质。
我们还可以通过感受瓜果的软硬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内部发生了变质。如果瓜果开始变软甚至已经开始有水分的出现时那么其已经发生了变质,就要避免食用。
当你闻到了酸酸的味道或是霉味,那就意味着,这时的葫芦已经发生了变质,应立即丢弃,不宜再继续食用。
如果在不幸吃下了变质葫芦的情况下,其实也不必要过分紧张,因为这时的摄入量并非很大,及时观察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异常,及时就医就好。
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要常常补充食物的相关知识,了解某些有毒瓜果的品种;在挑选瓜果的过程中,避免那些有异味、形状发生变化、颜色暗沉等表现的瓜果。
在烹饪食物时,应提前查找该食物的烹饪方式是否是否受到限制,以避免在烹煮过程中食物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积极听取权威医师,专家等的指导,做好预防工作,有利于减少瓜果中毒事件的发生。
瓜果中毒有时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例如上文中提及的上吐下泻;肾脏、肝脏功能受损等等。
所以我们了解有毒瓜果的表现及种类,提高群众自觉防护意识,对大大降低瓜果中毒事件的发生有很大帮助。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会避免瓜果中毒,防患于未然,做好预防工作才是我们最要紧的事情。
在日常中,注意食物的烹饪一定要彻底,食材的处理要恰当等等,维护自身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