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有35个儿子,其中序齿的有24个,因早夭而未序齿的11个,以下是他们的生平和结局的介绍。
1、皇长子:允禔
允禔(1672年3月12日-1735年1月7日),本名胤禔。康熙帝子,母为惠妃那拉氏,雍正登基后,因避讳而奉命改“胤"字为“允”,因而官书均书"允禔”。
他在成年皇子中他的年龄最大,所以被列为皇长子。但是,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远不及皇次子允礽的生母皇后赫舍里氏的身份高贵,允礽因是嫡出而被立为皇太子。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命允禔为裕亲王福全(康熙之兄长)的副将共同抵御蒙古噶尔丹,因二人不协调,允禔被召还。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允禔被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在塞外行围时太子允礽被废,允禔十分得意。康熙帝器重允禔,让他负责监视允礽,从塞外至京城都是由他看守。后来皇三子允祉告发允禔用蕙古喇嘛魇术废太子之事,康熙对允禔所作所为极为气愤,直斥其为“乱臣贼子”。下令夺允禔直郡王爵位,幽禁高墙,严加看守。
允禔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1735年1月7日)逝世,然时间与《中国考古集成》所述出入,享年63岁。雍正帝以固山贝子之礼殡葬。次子弘昉袭爵为镇国公。
2、皇次子:允礽
允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幼名保成,清朝宗室,康熙帝时的废太子。原名胤礽,后避其弟雍正帝之讳,改名允礽。他也是清朝第一位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尔后清朝改用秘密建储制。(允礽外曾祖父索尼,外祖父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外叔公索额图)。
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圣祖康熙帝北征噶尔丹,特命胤礽监国,后清圣祖北征都让胤礽监国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驾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驾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五十一岁。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日密。有作品见《康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
3、皇三子:允祉
允祉,也叫爱新觉罗·胤祉(1677年3月23日一1732年7月10日),清朝宗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三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异母兄,生母荣妃马佳氏。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允祉出生于北京紫禁城,允祉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的皇子里面,表现都是极突出的,备受康熙喜爱。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允祉陪同康熙帝出塞围猎时,曾经和一向善于骑射的康熙比试过,两人不分上下。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允祉封诚郡王。翌年九月,允祉以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降贝勒。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因允祉平日与太子胤礽关系素来和睦而博得了康熙帝好感。翌年,在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同时,晋封允祉为和硕诚亲王。
雍正即位后,以允祉与废太子向来亲睦为由,将允祉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为康熙守陵。允祉私下发牢骚,又对怡亲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知道后,将允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1732年7月10日),允祉病逝于景山禁所。
4、皇四子:胤禛(雍正帝)
雍正帝(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爱新觉罗氏,讳胤禛,镶黄旗满洲人,汗号“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年号“雍正”。
雍正帝乃康熙帝第四子,于1722年12月27日登基,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时设军机处加强皇权,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和打击贪腐的王公官吏等一系列政策,对康雍乾盛世的延续具有重大作用。
5、皇五子:允祺
允祺 (1680年1月5日-1732年7月10日),恒温亲王,原名胤祺,清朝康熙帝第五子,宜妃郭络罗氏生,康熙四十八年晋封为和硕亲王,赐号为恒亲王,赐银5000两,子弘昇为世子。
康熙评价此子心性甚善,为人敦厚。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丑时允祺薨,年五十有四,赐祭葬如典礼,谥日温。雍正十二年立碑勒铭,称其“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
康熙皇帝
6、皇六子:允祚
胤祚(1680年-1685年),清朝康熙帝的第六子、雍正帝同母的弟弟。他生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初五,生母是乌雅德妃。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十四,胤祚意外死亡,年仅6岁。
7、皇七子:允祐
淳亲王胤祐(1680年-1730年),康熙帝第七子,其初行次为第十五,生于康熙十九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子时,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三十七年三月晋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三月,晋封多罗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封和硕淳亲王。
8、皇八子:允禩
允禩(1681年3月29日-1726年10月5日),原名胤禩,雍正命令改名为“阿其那”,康熙帝第八子,母良妃卫氏。
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允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允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但是康熙帝对允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允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允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允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允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却又无可奈何。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允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9、皇九子:允禟
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0月17日一1726年9月22日)雍正帝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属于八阿哥党。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禟受封固山贝子,封入正蓝旗。胤禟自幼好学嗜读,性聪敏,喜发明,曾亲手设计战车式样,并首次开创满族人开端用拉丁语转写满文。胤禟十分热爱外国文化和西学,曾自学外语,并甚亲信当时来华传教士,胤禟善于结交朋友,为人慷慨大方,重情重义,因为其是皇八子和皇十四子的大力支持者,而被雍正深为忌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驾崩,临终以皇四子胤禛为继承人。胤禩集团的希望彻底落空了。从此胤禟开始连遭厄运。
雍正元年(1723),胤禟奉命赴西宁驻扎。雍正三年雍正元年(1723),胤禟奉命赴西宁驻扎。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革爵。雍正四年(1726年)初,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同年八月,定罪状二十八条,送往保定,加以械锁,暂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也有传说是被毒死的。享年四十三岁。乾隆年间恢复原名、宗籍。
10、皇十子:允䄉
允䄉(1683年11月28日-1741年10月18日》原名爱新觉罗·胤䄉,是康熙帝的第十子,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允䄉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月十一,生母钮祜禄氏是遏必隆之女,大姨是孝昭仁皇后。他是康熙帝成年皇子中除太子胤礽外,出身最高贵者,但是功课不好。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敦郡王,同时胤禛被封为雍亲王,而胤禩、胤禟还是贝勒贝子。因党附胤禩,于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革爵圈禁。后被乾隆帝释放,被封为辅国公,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允䄉病死,享年59岁,以贝子礼安葬。
康熙皇帝
11、皇十一子:允禌
胤禌(1685年-1696年),清朝康熙帝的第十一子。胤禌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初七,生母是郭络罗宜妃。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七月廿五,胤禌病死,活了11岁,无谥号。
康熙皇帝
12、皇十二子:允祹
胤祹(1686年1月18日-1763年9月1日),清朝康熙帝的第十二子。
胤祹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寅时,生母是定妃万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祹被封为贝子。雍正元年被封履郡王,第二年又降为贝子,八年恢复郡王。胤祹自幼被苏麻喇姑抚养,没有参与兄弟皇位的争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七月廿四日未时,胤祹病逝,享寿79岁,是康熙诸子中最长寿的,谥号懿,子2人。以乾隆帝之子永珹为嗣孙。
13、皇十三子:胤祥
怡贤亲王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号青山,室名安乐堂、与善堂、文辉园,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卒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清圣祖康熙帝十三子,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同胞妹为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和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皇四子胤禛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自此即全力辅佐胤禛治理国家,胤禛亦对其十分信任。雍正三年(1725年)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咸丰十一年(1861年)慈禧太后等人发动辛酉政变,胤祥的后裔怡亲王载垣等人被赐死。载垣被黜为不入八分辅国公,怡亲王爵位改由弘晓的玄孙载泰承袭,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才恢复怡亲王世爵。怡亲王爵位一共传了八代共九位怡亲王。
14、皇十四子:允禵
允禵(1688年2月10日-1755年2月16日),满洲爱新觉罗氏,原名胤禵,和雍正帝胤禛的名字相似,改名为允禵,康熙皇帝第十四子,母亲乌雅氏,雍正帝胞弟,受爵恂勤郡王。
康熙晚年夺嫡时期势力较大,任大将军,曾与胤禛竞争储君之位。雍正帝胤禛即位后夺其兵权,令其留东陵为康熙守灵,避帝名讳改为允禵。
康熙皇帝剧照
15、皇十五子:允禑
允禑又称胤禑(1693-1731年),其初行次为第十五,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一月二十八日子时生,庶妃王氏即顺懿密妃出(当时仅册为王嫔)。
其母王氏深受康熙宠幸,圣祖还让耶稣会画家为她画像,高士奇在《蓬山密记》中,记圣祖准许他观看王氏之像:“尔年者,久在供奉(指曾值南书房),看亦无妨。”但据祖例,嫔位以上的妃子才能自己养育孩子,因此胤禑出生后便离开了母亲交予德妃抚养。康熙三十九年,胤禑年仅七岁便随康熙从幸塞外,可见康熙对这个皇子也十分喜爱。
康熙帝死后,胤禛即位,为避帝名,他便改名为允禑,时年二十又九。雍正帝四年五月,允禑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二月,晋愉郡王;九年辛亥二月初一日已刻卒,年三十有九,道“恪”。
康熙皇帝剧照
16、皇十六子:允禄
允禄 (1695年7月28日-1767年3月20日),即胤禄,清朝康熙帝的第十六子,号爱月主人。允禄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六月十八,生母是王密嫔,雍正元年(1723年)允禄奉旨被过继给博果铎(顺治帝之兄硕塞的儿子),封为庄亲王;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避名讳,与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禄”。
雍正帝末年,允禄与皇十七子胤礼深受宠信。乾隆四年,允禄因与弘皙交往,被解除公职。乾隆七年,朝廷命允禄管理乐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二月廿一,允禄病死,谥号恪,子10人。
17、皇十七子:允礼
允礼 (1697年3月24日-1738年3月21日),原名爱新觉罗·胤礼,满洲正红旗人,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纯裕勤妃。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胤礼善书画丹青,号春和堂、静远斋。
允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操守清廉,于雍正六年进亲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管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顺路问视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还京师,办理苗疆事务。
雍正帝临终时,命允礼辅政。乾隆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主刑部事务,由于身体较弱,乾隆帝命其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次即可,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照顾。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赏识;乾隆元年因事罢双俸,三年二月薨。乾隆帝万分悲痛,亲临其丧。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允礼加祭一次,谥曰“毅”。
因允礼无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瞻为继子。因允礼彼时年幼未参与康熙晚期夺嫡之争,故在康熙帝诸多皇子中算是下场较好的一个。
18、皇十八子:允祄
胤祄(1701年-1708年),清朝康熙帝的第十八子。胤祄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四月初八,生母是密嫔。胤祄很受父亲的宠爱。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胤祈随康熙到承德避暑山庄,九月初四,得腮腺炎病死,活了8岁,葬景陵妃园寝。由于在胤祄病重期间,皇太子胤礽面无戚色,引起康熙的反感,这成为康熙第一次废黜太子的导火线。
19、皇十九子:允禝
胤禝(1702年-1704年),清朝康熙帝的第十九子。胤禝生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初五,生母是汉人高襄嫔。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二月廿三,胤禝病死,活了3岁,无谥号。
20、皇二十子:允祎
允祎,即胤祎(1706年9月1日-1755年6月30日),清朝康熙帝的第二十子。胤祎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七月廿五,生母是汉人高襄嫔,胤祎被封为多罗贝勒。乾隆二十年(1755年)五月廿一,胤祎病死,活了50岁,谥号简靖,子1人。
21、皇二十一子:允禧
允禧(1711年2月27日-1758年6月26日),即胤禧,爱新觉罗氏,康熙帝二十一子。
允禧为熙嫔陈氏所生,康熙五十年正月十一出生,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从幸塞外;雍正八年,封固山贝子,旋晋封为多罗贝勒;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一月,高宗即位,封多罗慎郡王。允禧能写一手好字,史载"诗清秀,尤工画,远希董源,近接文徽明”,且与郑板桥等人有往来。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五月廿一,允禧薨。允禧的儿子皆早死,乾隆帝将六子永瑢过继于他为孙。
22、皇二十二子:允祜
胤祜(1712年1月10日-1744年2月12日),清朝康熙帝的第二十二子。
胤祜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二月初三、生母是谨嫔色赫图氏,胤祜被封为贝勒。乾隆八年(1743年)十二月廿九,胤祜病死,活了33岁。谥号恭勤,子5人。
23、皇二十三子:允祁
允祁 (1714年1月14日-1785年8月31日),本名爱新觉罗·胤祁,清朝康熙帝的第二十三子。胤祁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十一月廿八,生母是汉人石静嫔,胤祁被封为贝勒。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十一月,进封郡王品级。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廿七,胤祁病死,活了73岁,是康熙最后一个离世的皇子。谥号诚,子7人。
24、皇二十四子:允祕
允祕(1716年7月5日-1773年12月3日),原名爱新觉罗·胤祕,清朝和硕誠恪亲王,康熙帝的第二十四子,母为穆嫔陈氏。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五月十六,允祕出生,生母是汉人穆嫔陈氏,这年康熙63岁。其原名爱新觉罗·胤祕,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规避皇讳,改名允祕。允裕秉心忠厚,赋性和平,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月,允祯被封为誠亲王。历任镶白旗蒙古都统、正白旗满洲都统,管理御书处、宗人府、玉牒馆事务。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月二十日,胤秘病逝,时年58岁。谥号恪。长子弘畅袭爵递降为郡王,为誠郡王。
以上是康熙皇帝序齿的二十四个儿子,还有未序齿的十一个,即承祜、承庆、长华、长生、承瑞、赛音察浑等。